教研成果展示——Avon王雯老师《教授Kids体系时如何与孩子沟通》

2012-6-15 15:22:50 人气: 来源:http://www.thomas-school.com

 

Super Kids 教学体系教研

教研主题: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

作者:AVON王雯老师(托马斯外语学校幼儿、少儿、预备体系优秀青年教师)

(一)用爱心接纳每个孩子  

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为人师者应深切体会这一点,用心接纳每一个孩子,不管他是聪明、驽钝、整洁、邋遢、乖巧或淘气,他都是一个真真实实的个体,需要被接纳,也唯有老师用心接纳,孩子才能把上课当成一种享受,而乐意学习。

(二)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学生感到最痛苦的莫过于误解;最快乐的莫过于充分的了解;尤其新生的一代,从小在呵护中长大,有主见,敢发表,挫折的忍受力却显得偏低;一遇到困难,自我压力甚大,不知如何自处。有的甚至处于一种比较高的亢奋和紧张状态,这种状态若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容易引起神经的抑制,造成认识和思维的闭合,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作为我们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自我定位,即对自己的身体心理、情绪意志、兴趣爱好、思维创造和发展潜力及行为方式的特点和能力进行感知,并对所作出的反应进行调整,减少内在压力。其次营造比较宽松的氛围,开发他们的潜力,教给其学习方法,注重健康心理及健康人格的培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保证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合理调整学生的期望值,减少外来压力。再次要善于发现他们的进步,要“打着灯笼找优点”,并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多提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变压力为动力。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积极开朗的情绪,扫除内心的阴霾,建立自信心,增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着手于善后的处理时,最好在一旁默默关注,等到确实需要帮助时,即时伸出援手。 

(三)用诚心赞美鼓励 

在日常生活中,赞美是人人都需要得到的。若发现孩子有值得赞美的行为时,要把握时机,不管用语言、肢体、眼神、动作、表情、评语,只要是真心诚意的,孩子必然感受深刻。一篇情理交融、鼓励性很强的评语,一段肯定、称颂的赞美之词,如果教师能巧妙地运用这些激励的方法去赞美学生,那么学生都会心情愉悦、精神爽利,这种教育的手段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学生,哪怕是班上学习最差、行为规范最差的学生,身上也一定有他的闪光点。只要细心你就会发现,调皮学生的闪光点是聪明;上课爱说话的学生的闪光点是活泼好动;老实学生的闪光点是能谦让等等。教师应抓住他们的闪光点作为教育的切入点,通过对学生的赞美进行情感投资,打开学生心灵的闸门,教育自然得心应手。

作为成长中的个体,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和弱点是难免的,然而对于学生的种种问题,当老师们感到束手无策时,往往会采用批评的方法,结果情况越来越糟。如果适时地采取赞美的方法,以平常心去看待他们的每一个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次进步,自然而然就会发现学生的每个闪光点,欣赏他们的价值,从而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称赞,这样会让孩子们认为老师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他,他们就会表现得更好。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需要赞美。善意的及时的赞美实际上是一种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资,是一种驱使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学生长期生活在和谐、温暖、相互信任、相互赞美的氛围中,就能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就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研究新问题。这样,不仅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而且使学生的人生旅途充满着掌声笑声、充满着决心和信心。

教师赞美学生,一定要把握“度”,既不能人为地拔高、掺水、使假;又不能蜻蜓点水不着痕迹。教师如果赞美学生,夸大其词、添枝加叶,不仅起不到激励学生、启发学生学习兴趣之目的,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这就要求真心诚意,还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采取不同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增大赞美的效果。

(四)专心倾听

要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只有倾听,才能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真实想法;只有倾听,才能捕捉到来自学生的信息,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只有倾听,才能让学生产生信任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心灵的沟通。在教学中,教师是否学会倾听,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就成了教师能否组织好动态生成中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

首先要倾听学生的发问之音。学生正处于求知的重要阶段,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中有着无数个为什么?因而在教学中,尊重孩子们的求知欲,鼓励孩子发问,并善于倾听他们的问题,面对学生们的问题,教师仔细倾听着,微笑着加以肯定,随着教学的展开,有的在教学中给予了解答,有的鼓励孩子们向书本、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来寻求答案。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让学习不断地向课外延伸。

其次要倾听学生的争论之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全班几十个学生都各有差异,各具个性,对于一些学习问题,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思考方法和想法。因而在课堂中,要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甚至鼓励他们“百家争鸣”,而教师则要用心地倾听,不管是响亮的或是轻微的,理直气壮的或是胆怯的。孩子们的想法是丰富的,是多彩的,当学生争论时,教师始终认真地倾听着,并及时地捕捉学生富有创意的回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另外在学生争论过程中,教师要仔细地听,用心地记,及时判断争论的焦点,并帮助学生仔细分辩别人的发言,培养学生思维的清晰性、复杂性、系统性和综合性,而教师的教育智慧就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生成。

再次要倾听学生的意外之音。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孩子们的插嘴,有的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度,有的会影响课堂秩序,因而大多数老师会加以呵斥,或不予理睬。其实,很多学生的插嘴正是其创新思想的展示,教师若能注意倾听,善于发现,及时读懂,就会对教学起一定的推动作用。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学生的插嘴说明他正在积极思考着,这是有价值的“插嘴”。教师要善待和利用好学生的插嘴,并及时把学生好的思想聚集起来,在学生中去集波成浪,师生共同推动课堂前进。

事实上,学生是一本厚厚的书卷,需要心灵的关注,更需要耐心地倾听!

(五)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实教师日常的种种行为,学生都看在眼里。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要注重的是自己的言行。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是直接的,也是最能打动学生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以自己的行为规范影响学生,利用自身的情感因素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楷模,给学生示范正确的行动导向。要求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自己首先要做一个充满爱心的真诚的人,遇上学生问候,我微笑或点头应答,学生帮我忙我一定说声“Thank you”,教学中偶有失误我真诚说声“sorry”,要求学生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自己首先要有忘我的工作态度,在教学中精神振奋,情绪饱满,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行为感染学生;要求学生热爱学习,自己首先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充实自己,给学生做出了表率。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假如你的工作、学习和成绩都很出色,那么你尽管放心,学生全站在你一边。”因此建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

如果教师和学生沟通无障碍,如果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如果教室里充满笑声,如果每一个孩子都被尊重,都有归属感,那么学生上起课来,有如沐春风,如春雨的感觉,学生自然会视上学为乐事,且视上课为不得放弃的权利,那么教室必然春意盎然,学生必然春风满面。

对于后进生而言,更应该注重沟通方法和技巧:

一、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后进生往往在班里造成不良的影响,但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可是,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二、热情鼓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

后进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作为施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后进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而千万别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认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在赢得了后进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之后,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

 三、逐步要求,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

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决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从而使他们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后进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当然,对后进生的逐步要求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而要严之有度,严中有别,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对后进生的转化目标和期望,要切合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分设几个台阶,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四、集体帮助,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

后进生学习、生活在集体环境里,他们必须融集体之中,同集体一起前进。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级氛围,既是后进生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熔炉,又是后进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教师在教育和转化后进生中起主导作用,但一个人的能量总是有限的,必须树立良好的班风,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后进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之中。我们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如:朗读、讲故事比赛,单词竞赛,游戏抢答等,使后进生融进欢乐愉快的集体生活之中,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表现才能的机会和舞台。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使后进生感到自己是大家中的一员,没有差异,从而可以逐渐消除了自卑心理,克服了孤僻性格,振作精神,树立起同大家一起争取进步的自信心。

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后进生需要一个过程,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概括我的体会是:玉璞需雕琢,铁杵可磨针;浇树要浇根,育人须育心;转化后进生,全靠献爱心;一心四心,顽石变成金。

后进生的出现情况:

确实因为智力或者天分的影响不能进行正常学习的。

因为上课经常说话而影响学习的。

因为上课走神影响学习的。

因为课后不及时复习、做作业而影响学习的。

讨论话题:

1.  一年级学习kids3册的教学方法。

2.  kids4册要求背过的单词,是否给学生压力,考试形式是怎样的。

3.  班级整体水平较弱的情况下,怎样提起班级整体兴趣。

固安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