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在线留言
在线留言Feedback

标题:英语大赛观感——创新需要勇气和坚持

时间:2010/7/17

内容:马校长及各位老师: 大家好! 很荣幸,本人“陪同”孩子参加了2010年度英语大赛(1-3年纪组别),并观摩了决赛,感触颇多,不吐不快。 第一,初赛成绩,无论是笔试还是口试,差别非常大,尤其是口试成绩差别更大。想必贵校也有统计,对这种现象也非常清楚。 第二,决赛阶段,孩子们的自我介绍非常出色,流利、发音标准。虽然也有活泼、幽默、风趣的,但是绝大数都是“照本宣科”,在背诵提前准备好的自我介绍。 第三,决赛阶段,问答环节、看图讲故事环节,孩子们的表现普遍一般,与自我介绍环节的流利、发音标准大相径庭。 总的来说,孩子们的口试表现明显弱于笔试表现(自我介绍提前准备好了,类似于笔试)。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哑巴英语”,难道托马斯学校也“泯然众人矣”?没有这次大赛还真发现不了这个问题。如果说这次大赛有何实际意义,恐怕就在于此。 所以,建议贵校今后在孩子们英语听、说环节上多下功夫,教材应当视为通往“能听能说”的途径而已。如果仅仅重复“上课、作业、上课”的窠臼,那与学校教育无异,失去了社会教育的特点,也不符合孩子的身心发育特点。如果能够抛开教材,特别是1-3年纪的学生,重点开发孩子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听说能力,说不定效果更好。但这需要勇于创新,转变思路并坚持到底。 多有打扰,不胜惶恐。 致礼

管理员回复:尊敬的家长,您好! 非常感谢您的宝贵意见,您所关心的也正是我们所关注的。 从学校教学的角度来说,比赛的目的就是为了检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我们赞同您的观点,即1-3年级的学生应重点开发孩子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听说能力。纵观选手的表现,我们也确实感到孩子们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还需要很多的提升,而这一点也必定会在今后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得以强化。 从比赛的角度来说,比赛的形式对低年级的学生挑战性确实也有点偏高,例如:现场思考的时间有点偏短,选手们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也存在发挥失常,应该尝试引进更加轻松自然的比赛方式,这一点在以后的同类活动中我们会加以改进。 从学生知识积累的角度来说,低年级的学习重点还是听力反应练习居多,即孩子可能听得懂但表达还有明显不足应属正常,我们应该给孩子们更多的理解。 一周一次的学习周期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们对他们的口语输出的期望值到底能达到什么程度呢?根据任课教师的观察,一年级的孩子如果能够就课本学过内容的进行问答就很优秀了;二年级的孩子如果能根据老师提供的单词做出与课本延伸内容相关的答案当属突出;三年级的孩子如果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答出课本知识延伸内容的答案应当非常值得赞赏;还需强调的是,上述答案的长度可能仅限于一、两句话,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仍缺乏连贯表达的能力(事先准备稿件例外),不过他们的听力词汇积累会为他们在高年级甚至中学以后的口语表达奠定坚实的基础,真正做到厚积薄发。 从社会教育的角度来说,我们赞赏您的“教材仅应视为通往成功学习的部分途径而已”的观点,我们应该也正在努力培养孩子用更广阔的角度来思考,更多元化的方法来学习,力争创造出与常规教育不同的新意。 再次感谢您的激励:勇于创新,转变思路并坚持到底! 敬礼。 托马斯学校电话8383-5675、8383-0321

回复时间:

人       气: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