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交流美文欣赏(修方圆同学、高丽莉同学)

2012-3-10 9:56:45 人气: 来源:http://www.thomas-school.com

修方圆 青岛科技大学化学院

前记:

从回来开始其实是有点排斥写感想的,因为太美好,太不舍,使得回忆起来竟有些伤感。这种感觉是当时身处比格斯时未曾体会出的,原来竟是那么留恋。1221日从德国法兰克福起飞到上海浦东已是第二天早晨,大家纷纷开启手机,看着手机信号充盈,继而震个不停,收到各种滞留迟来的信息,稍带疲意的打电话报着平安……

直到回到青岛后的第二天早晨,睁开双眼,依然感觉很不真实,仿佛依然还在比格斯学院宿舍的床上,而左右已然没有舍友在旁,梦里大家的身影还在脑海停留。上网看到大家统统是一样的迷蒙,对已经回来的事实觉得恍惚,上传各种在德国的日子里拍摄的照片;分享在比格斯时听的音乐;发状态表达对彼此的思念,对之前十天日子的怀念,对德国朋友们的挂念;感叹着时间之匆匆,在生命中某段时光相遇之幸运。

回想到从2011年初秋的各个高校的选拔到在侨联的面试,经过初定人选,确定人选,赴京面签,行前培训等种种准备,走时已是201112月。到现在我们的前半部分活动已经顺利的完成。这与托马斯学校老师的悉心准备和安排是密切相关的。加上大家对这次活动的重视,通力的合作,使活动按计划且圆满的告一段落。

交流篇:

初到德国——2011.12.12

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历经约12小时,我们终于在飞机上看见了陆地上模糊的灯光,那光的分布不像是在在青岛或上海机场降落时所见的那种城市里连片的光亮,这里的光亮都是比较聚集的,一块一块的光斑一样的,想象着可能是山林吧,感觉真是有些不同,慢慢的看到了教堂,就不由得开始兴奋,期待看到更多不同的东西。

下飞机过海关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小插曲,因为要扔一个纸袋,而垃圾箱有四种分类,我乍一看那堆德语有点蒙,紧张的怕分类错,赶快拉来会德语的同学指点,才发现下面有一小排英语,看到了paper又复查了便德语的意思才放心的投进去。垃圾分类的越细越有利于回收,说明德国还是很注重环保的,关于这一点,在之后的很多事情中也验证了我的想法。

从里面出来我们与德方的负责人Bernd见面了,他带领我们驶离法兰克福去往比格斯学院。一路上给我们留下了十分幽默、亲切的印象。给我留下最深记忆的是,他说法兰克福居民不接受机场24小时运转,干扰人们正常休息,所以机场从早晨5点到晚上23点是工作时间,其他时间无航班安排。这让我感受到德国人的相互尊重,为他人考虑。高速公路是不限速的,但人们都自觉保持安全速度和车距,在高速路上也并没有看到开的飞快的车。

比格斯初印象——2011.12.12上午

当我们乘坐的汽车快要到比格斯学院的时候,天已经渐渐亮了起来 。在看到比格斯湖时,Bernd给我们讲解到,位于道路两边的湖,一边是可饮用的,另一边不可饮用的。可见当地人对健康安全的谨慎和对环境的保护。

下车后,我们看到了整洁的比格斯学院。进入那红色的大门后,我们便置身于蜡烛的香氛中,立即感到放松下来,眼睛开始飞速移动,好奇地打量一切。

在安排好房间后,我们先进宿舍安置行李,准备中午时再集合。

我和杨慕、王雪莹住在最大的一个宿舍,里面有四张床,甚是宽敞。

值得推崇的是,这里的暖气是有开关和温度调节档的。在我们没有入住之前,暖气是关闭的,我们将其开启后,调节不同的档位,使室内温度处于舒适状态。这样设计既节省的能源又人性化,灵活调节室内温度。我想如果我们国家的暖气也设计成这样的可调式,应该可以节省不少能源吧。像这种节能的设计还体现在走廊和楼梯的顶灯开关上,在进入走廊和楼梯时,旁边一定有一个灯的开关,这个灯在白天和晚上没有人走过时都是关闭的,在有人需要灯光时手动打开。一段时间后关闭。

为了安全,电源插头凹于墙面;即使是在宿舍内,垃圾箱仍分为三格,以方便回收。电梯里在按钮旁连接箭头指示每一层的重要区域,方便客人找到想要去的地方。

初次见面——2011.12.12下午

中午在比格斯学院吃了第一顿德式午餐,我们在会议室里迎来了德国朋友们。

在正式介绍前,所有人分成两组被带领参观整个比格斯学院并就各个房间的功能和餐点的供应时间做了介绍。特别的,老师首先带领我们进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门,Bernd介绍说这是最重要的地方——安全消防通道。在这里的墙面和一切都是由不可燃的材料制成,他又抬头指向上面的楼梯说,这里的楼梯通向各个楼层,一定记得发生火灾或紧急事故的事故的时候进去这个通道,它可以带大家通向外面,然后大家在学院前的停车场集合。虽然他也说了,在比格斯学院已有几十年没发生过火警,但大家一定要

大家围成一大圈坐在会议室里,德国朋友们通过抽我们的名字来组成两人小组,然后互相了解,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搭档。当每个德国朋友手中拿到了名字后,就开始打量起我们,每当有两个人目光相接后,他们就会有好的晃动手中的名字,希望我们给以指示,然后慢慢地,大家都找到了彼此的搭档。回想那天,真是兴奋和紧张啊,大家虽然都很自在可是都还是生疏的,彼此之间透露着客气。

我的搭档名叫Stefan,他同我一样,是活动中年纪最大的成员。我们首先介绍了彼此的名字,他的名字很是难念,也可能是我模仿能力实在差劲,到了介绍的时候仍是重复念了好几遍;而我则给他讲解了我名字每个字的意思。我跟他讲,他的年龄所对应的生肖是兔,Stefan就开始有点兴奋,觉得这个动物还不错。然后我们聊了一些大家基本的情况。他小时候曾在西班牙生活过一段时间,可惜大了就把西班牙语忘得差不多了。

几年前的时候住在海拔900米的山上,以前上学的时候坐车到学校要四个小时,因为太过不便,年纪稍大些就搬出来住。我问他上学的情况,他就跟我讲解说基本上基础教育结束后有三种学校可供选择,老师和家长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建议你去哪种学校继续深造。而他现在所学的工业设计专业在一个在中国类似于技术学校的学院就读,这次活动的其他同学也来自那里。他跟我说自己目前在一家家具公司实习,老板很看好他,但他想要离开,去奥迪公司工作。而在明年去科隆大学继续深造三年。在这之后,我开始介绍我的专业,他问询了我对我专业的看法。我们又就家乡情况,家庭,感情生活等话题进行了交流。结果我们只顾着说的火热,手中要我们彼此填写信息的白纸中竟没留下什么字,这可令我俩顿时慌乱了,在老师们催促了两次之后,我们回到了会议室,进行集体的相互介绍。

每组的介绍特点都不同,有的开场白用了德语,有的朋友一展歌喉,大家介绍的认真,老师们听得投入,有时说不清的旁边同学就帮做提示补充,其中不乏生动活泼的表述,令大家忍俊不禁。每做完一组介绍,两人就在地上找出自己的头像,附带着刚才与搭档记下的信息,贴在展板上。宣告着项目的正式开始。

第一份任务——2011.12.13上午

今天我们将共分六组进行自己国家优势劣势和面临问题的讨论。五个同国成员为一组,在展板上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并解答下面同学的提问。

大家自发选择成为各个小组,分配在不同的房间。我们组开始先将我们对我国的优势劣势做列举,写在纸上。然后从所得杂志中选择相匹配的图片。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本来是缺点的地方也可以认为是优势,相对应的,优势也可能成为弊端。所以在安排上就会出现一些状况,所以在介绍的时候就限定了一些条件,解释的时候就要具体一些。但是我发现自己上台后完全紧张,本来想好的话也变成空白,只能现抓现想,比较狼狈。想来还是习惯中文思维的缘故,脑子里只有一大堆关键词,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就需要一定的准备了。

大家由于之前的疏于安排发言,虽然我们的展板做的十分详细和直观的,拥有最全面的内容,但介绍的时候效果并不理想,大家相互填补未说明的部分,比较随意。后来大家都有些惋惜,想来要是事先做好发言安排效果一定会更好。

在其他组的发言中,我们发现了国家间的一些差异,他们对我们婚姻,金钱和家庭的关系,房价都显露出相当的好奇。就这些问题台上下进行了互动和交流,很是有趣。

我们的选择——2011.12.13下午

在这个下午,我们收到了选择性的考验。每个同学需要在60个选项中选出6个自己最倾向的、最不能放弃的选择。其中包括:拥有一份职业,拥有可以畅谈一切的朋友,被人需要,有特别杰出的能力。在这次考验中,我可能是最纠结的一个,当大家分别完成选择后,只剩下我盯着地上的七个选项难以割舍。旁边的老师冲我开起了玩笑,“天啊,你不得不放弃一个的。”

做完每个人选择后,我们需要选择其他同学,组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包括3个德国同学和3个中国同学。小组讨论得出代表六个人讨论结果的共同选择。而这个小组将在第三天往后活动中进行理想城市的构建工作。

当我和王雪莹抬头时,发现对面的Ben示意我们,比划着他们三个想要与我们三个成为同一个小组。于是我们的小组就这样自然顺利的形成了。大家微笑着打着招呼,选定了自己的工作房间。就是在这个房间我们一直工作到16号,这里充满了我们的回忆。

首先,我们对自己的选择纸条做上代表自己的标记。然后我们排列所有36个纸条,其中有一部分是重复的,我们把重复的选择叠放在一起,只有一个人选择的放在另一边。讨论正式开始了,大家开始为自己的选择做着解释,并希望别人同意,其他人向他提出问题,互相探讨自己的想法。在阐述后,六个人进行投票,不过三票的将被淘汰,把保留下的票数标记下。在这之后有一大半的选择被放弃,下面的工作将更加困难,因为都是我们认为是很重要的部分了。我们开始看看有没有类似的选项可以合并取舍,或者包含更广泛意义的选项可以代表这个选项的意思。在热烈的讨论后,我们的结果终于出炉的。

在事后和其他组的交流时发现,我们组是过程最为复杂的一个了,并通过投票产生了最后的结果。但我觉得我们的结果是最民主科学的,它充分代表了我们的意愿。在交流时我发现,他们是极在乎和尊重其他人的,选项的内容只要是能帮助其他人,有利于社会的,几乎都被保留下来。多在乎自身的感受,比如自由,是否被需要,是不是能帮助其他人;而很少选择“有足够的金钱”“有权利”这种选项。

我们的伊甸园——2011.12.1412.16

大工程终于来了!我们最先要确定的是我们这座“未来的理想之城”的规则和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必须要遵守的条文。像是“每个人必须要尊重其他人,不允许侵犯其他人”“抢劫,伤人等罪行将被惩罚”等等。

接下来,就到了确定城市布局的部分,这时德国朋友谨慎的作风就有所体现了。他们给我们讲了他们之前就考虑出的想法,征求我们的意见与想法。听着他们的构思,我们表示非常赞同。这是一个规模并不大的城市甚至是乡镇,布局合理。我们商讨着构思,加入了一些我们的想法,一起确定了城镇周围的安排。然后大体的草图就被画到了板子上,我们城市的框图就基本完成了。大家都决心建造一个平和安宁、环保整洁、人们之间相处愉快的和谐之城。

在这以后,我们开始着手于地图上建筑物的搭建与植被河流的制作。

StellaBen主要负责房屋的搭建,当然,我们也参与给予意见,使完成更多形式的建筑物;Julia以美术见长,于是平面部分有她设计,尤其是草地;

王雪莹多进行房屋的粉刷,颜色的调配;我和杨慕则负责城市环境的设计,其中包括树林、花带和草皮。分工明确的我们进行顺利,工作气氛十分的和谐融洽,大家工作有商有量。大家为了呈现出视觉上更

完美的城市,在颜色上商讨的比较多,做了不少尝试,城市中心的建筑物使用令人愉快的亮色,即使是树林的部分,也采用了不同颜色拉开层次。

为了使我们的城市与环境友好相容,我们在选材方面特别用心。尽可能使用天然产物和废弃物,像是树叶、啤酒瓶、塑料包装等。

慢慢地,我们的城市初见形貌,在构建城市时,作为我们组唯一的男生,Ben主动承担了很多比较费力和稍危险的活,比如锯木头和推胶。Julia和王雪莹将地面用不同颜色划分用途不同的区域,Stella则将已经搭好的房子放在原定的地方,而我和杨慕在为树木和花带做最后完成工作。

这已是要完成前的最后一个下午,我们只剩一个上午做最后完善了,所以在那天下午,我们的进度开始加快。城市中心的购物中心、KTV、银行、体育场、学校等都被安置妥当,工厂、消防局、警察局、垃圾回收厂也被安排在恰当且方便运行的位置。那是最忙碌的一天,也是我们交流最多的一天,当下午5点多我们看到城市模型基本完成时,大家都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终于到了城市构建的最后时间,大家都是卯足了劲,做城市最后的完善。树林都立好了,河流的水引好了,Julia在草地上画出花朵。大家开始讨论说下午的讲说怎么介绍,向大家介绍我们的构想,我们城市布局的安排以及为什么这么安排。

中午时我们就建造城市的理念确定了在这个小城市的居住人口和类型。它是一个小型城市,类似乡镇,有约十五万人在那里生活,这是一座没有工业污染的城市,它与大自然亲密友好的结合在一起,尽可能多的使用自然资源并分类回收垃圾与废弃物。人们和谐快乐的相处,和平没有争吵。所以在选定名字的时候,我们选择了Eden Garden来命名,希望在那里生活的人们幸福,成为最适宜人们居住的地方。

在做陈述的时候,我们被提问道是否可以吸烟等问题。我们都认为这是一个自在的地方,吸烟设备允许的,但需要注意安全,关于这一点我们得到了迪特曼院长的赞同。而关于惩罚措施包不包括死刑这项,我们真的是有点挠头,说实话,我们往理想性的方向想得比较多,关于惩罚想的不算很具体,这也算是我们的漏洞啦。

听着不同小组的城市构想,那可是千差万别。大家好像都在追求有个很高建筑啊!哈哈。我们的城市算是比较朴实的了。有的设计现代,有的为他们的城市做了很细致的规则设置,甚至还有的小组准备了礼物要送给大家。大家互相观摩着不同小组的城市,感叹着构建的创意,讨论着城市设计的新奇之处。

饶有兴趣的朋友们到处走动,拍照留念。小组间交流当时制作时的趣事,甚是开心。这三天的城市构建,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我们的感情也因为这几天的交流逐日加深,从统计上看,所有成员间的满意度也随着合作的日益密切而增加。

中德青年文化交流项目网站初成——2011.12.17

这一整天我们都着手于网站内容的编制。每组中分为三小组,分别负责自己组这几天工作的图片、文字、视频部分的搜集与编辑,然后统一整合,上传网站。这一天大家回顾着前几天的一切,加深彼此的回忆,也为这次德国部分的活动做最后的总结。

感怀:

本想写几百字写下感想的,没想到回忆起那些天的点点滴滴竟不能自己的像日记般记录下来。我会永远记得那些日子,那些人。回来后在青岛的朋友们再次坐在了一起,回忆往事。与德国的朋友电邮相系。

这次活动带给我太多美好的回忆,希望朋友们一些都好,远在中国的我们思念你们,期待今年四月份的再次相见。

高丽莉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这十二天的行程太短,却留给了我太久的怀念和永远的记忆。我们一同欢笑,一同唱歌,一起旅行,一起回忆。

初到的德国是用细雨迎接我们的,踏上异国土地的欣喜早已掩盖了旅途的劳累,虽然凌晨四点仍是一片黑暗,但我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透过车窗来了解这个国家。和善的Burnd给了我德国人的第一印象,他和蔼友善,他始终面带微笑,他幽默风趣,浓浓的小胡子象个圣诞老人。呼吸着这里的空气,让我告诉自己,盼了近三个月的德国,我终于来了。

三小时的车程从法兰克福到比格斯,这个我们有着共同回忆的心爱的地方。从第一眼见到那么温馨的房间,我就爱上了那里,特别的钥匙设计,温和的前台接待,大大的近似落地的窗户,简单的摆设,还有最重要的便是透过窗户就可看到的草坪和落叶,这一切都透着一种自然的味道,让人不由自主就安静了下来。

一番欣喜后,下午就正式开始了我们的文化交流,通过抽签的方式,我们一对一搭档,了解对方并向其他人介绍对方,这让我们很快的就熟悉了彼此,熟悉了其他人。第二天上午,我们30个人通过自由组合分成了6组,每组全由中国人或德国人组成,讨论自己国家的优缺点,并用手中的杂志报纸作为材料,制作一张图表,最终向大家作展示说明。下午,我们每个人被要求从提供的60个选项当中选出对自己生命最重要的六个选项,然后同样是经过自由组合,由3个中国人和3个德国人组成一个团队,它一直伴随着我到交流的最后一天,我们共同完成了属于我们的作品。团队建立后第一件事就是我们需要经过讨论,确定出对于这个小组的最重要的六个选项并向其他人作展示说明。这一天我充分感受到了两个国家和人们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我们更多追求安稳,他们则寻求激情,但是我们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求和改变世界的愿望是相同的。第三天上午到第五天的下午,我们被要求用木头、吸管、彩纸等制作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城市并制定出这个城市的规章条例。这几天是我拥有最多欢乐最多体验最多感受最多记忆的时候,我们聊天,我们工作,我们互帮互助,我们向对方推荐歌曲,我们把各自对于城市的理想都融入在了里边。时间过的总是很快,伴随着欢乐就越发的迅速,第六天我们混合重新变成写作、视频、照片三大组由各个团队的人组成,我们一起回忆这几天的美好,一起建立属于我们的网站并向世界告知我们的成果。

没办法忘记那个壁炉房,我们每晚聚集的地方,在那里我们教你们杀人游戏,你们教我们玛雅;没办法忘记那个活动室,我们举行中德乒乓友谊赛的地方,我们大战桌上足球的地方;没办法忘记那个温情浪漫有情调的酒吧,我们聊天喝酒开玩笑的地方;更没法忘记那个干净的放眼望去就是草坪和山脉的餐厅,我们每天吃饭享用下午茶的地方;最无法忘记的就是我们的会议室,我们每天要集合的地方,在那儿我可以看到你们所有人,在那儿的墙上曾经有我们的照片。我想念所有人,我爱所有人,这次的活动留下的记忆太深刻,需要我用很久很久去回忆,这次活动认识的朋友太真诚,需要我用一辈子去珍惜。期待他们四月的来访,期待我们的重聚。

 

                                                                                            

固安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