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一道无解之题

2014-9-11 13:39:34 人气: 来源:未知

  

作者:马山(青岛托马斯外语学校校长)

前些天,有幸被选中作为民众代表参加青岛市中考改革方案论证会,虽不是第一次思考教育与成长、教育与幸福、教育与成功的关系,但这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参与、观察升学政策的制订及制订过程中考量的元素。

与会代表们的提问可谓直截了当、开诚布公,几乎在所有问题上的意见都不一致,可见教育问题的敏感性和复杂性,也能感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希望能推出一个尽可能公平公正、让尽可能多公众满意的方案。但是,坦率地说,这些努力基本是徒劳的,通过这种改变游戏规则的方式改变残酷竞争带来的问题,根本就是头疼医脚、不对路。我们目前面对的问题是应试教育取代了素质教育,残酷激烈的升学压力让学生和家庭不堪重负,扭曲了正常的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教育成了社会矛盾的高发区。

等级制替代考分制,考试科目的增减,每科的权重比调整等,根本解决不了现有问题。会上一位家长因为历史和地理的考试权重增加而非常不满,说社会补习班闻风而动,历史地理补习班的费用水涨船高,给孩子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和经济压力。我们同情这位家长,却不能同意她通过降低历史地理在考试中的权重,甚至取消某些“不重要科目”的想法。有谁能证明数学就一定比历史重要?或者英语比历史重要?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如同争论苹果和桃子哪个更好吃一样没有意义,又怎样推断哪科在考试中的权重?即便达成共识而取消某些科目的考试,或者将分数制改为等级制,就能消除那位家长的苦恼吗?肯定不!

因为这一切的痛苦来源于两个看似无解的悲催事实:一是中国父母对孩子升入所谓好学校,从而考入所谓好大学近乎疯狂地迷信,痴迷程度只有疯狂追星族有的一拼,从而不计成本、不惜代价、不顾孩子的能力、不观察孩子的特点,死活都要上二中;二是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是一种你死我活,你输我赢,零和的、排他的竞争决定的只有这两个事实都改变了,或者其中之一发生了变化,我们的痛苦才将不治自愈。但是,我相信多数中国家长宁肯卖房也要让孩子上二中,也不愿意让喜欢摆弄机械的孩子学习汽车维修,附近超市出售的面包再难吃、也不愿意孩子去学习面包师的手艺;我相信中国政府能再建十个三峡大坝,几年内建成几百个规模宏大而光鲜的高中和大学,但再过十年,也培养不出足够多社会需要的有职业素养、职业操守、职业能力,让人放心、受人尊敬的教师。

所以,把考试科目减少到只剩下数学和语文又能怎样呢?孩子们照样会头悬梁锥刺骨玩命苦学语文数学,社会辅导班的老师如果能让你的孩子在这两个学科考试中提高成绩,将会身价大涨,估计到时每0.5分的市值将会过万,如同从前某些名校的择校费。

所以此题无解。

倒是有一点可以改变,相对容易,就是取消各种直升、特招、自招生,全部裸考。会上,教育局系统的代表面对社会质疑感觉有些冤屈,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公平、公正、透明,而社会代表似乎不买账、不领情,明显表现出对这一群体存在暗箱操作地怀疑,考虑到社会现状,民众是有足够多的理由去怀疑。

既然这是一个灰色地带、给人留下巨大想象空间的地带,干嘛不干脆取消?让人在裸考中赢得坦荡、输得服气,可以减轻政府压力、降低社会矛盾强度,省去出力不讨好、效果不明显的解释工作。

那些音乐特棒的孩子在美妙的音乐享受中已经得到了他们付出的回报;那些体育特棒的孩子在超越自己的记录、第一个冲向终点、把球射进对方球门获得的喜悦和成就感中也已经得到了他们付出的回报;有得就有失,那些失去在音乐中或体育中获得快乐、拼命读书的孩子理应得到他们的回报。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人更无需特殊照顾,至少我觉得我的所有所谓慈善活动都是出于一个完全自私的目的:那就是这让我快乐!一个人完全无需为自己自私的举动而得到照顾。

至于少数民族优惠就更无道理了,美国人把印第安人都赶尽杀绝了,却没有几个人会因为这个谴责美国,也没听说印第安人在美国火车站挥舞砍刀滥杀无辜;而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却换来了部份藏人和维族人的仇视。同在祖国大地,同在一片蓝天下,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享受公民待遇,结了。

政府真的没有必要自作多情、人为制造差别,动机再好,也换不来理想效果。所以,升学考试,考什么都行,怎么考都行,关键就是尽量减少直至取消所有差别,找出最大公约数,让那些喜欢玩这种游戏的孩子和家长玩命赌一把,但是愿赌服输,绝无怨言。

  

固安人才网